改變世界的每一次創(chuàng)新
都源自一次面對未知的追問
屈原問天
用173個問題叩問萬物
李冰問水
巴蜀有了都江堰潤澤千年
宋人問商
一張“交子”見證敢為人先
沈括問山
筆記里留下山海演變的驚雷
敢問,,是智慧,,更是魄力
能答,,是勇氣,,更是實力
帶著追問出發(fā)
面向未來作答
一代又一代科學家薪火相傳
終成就科學事業(yè)的生生不息
5月24日,,在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到來之際,,“科學大講堂·我們的答案”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在成都啟幕,。來自航空航天、交通運輸,、醫(yī)療健康,、深地探測、人工智能,、生命科學等領域的7位科學“大咖”齊聚成都科幻館,,圍繞“時代之問”,用7場公益科普演講,,帶來他們的“奮斗作答”。
身臨其境的科研場景,、深入淺出的科普講解,、生動有趣的提問互動……本次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科技迷們以及廣大中小學生,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與,。截至活動結(jié)束,,多個直播平臺觀看人數(shù)達到368萬人次,。
星耀成都
七場分享,講述最燃的科學故事
24日,,狀若星云的成都科幻館雨果廳,,迎來了閃耀的科學群星。
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,、錢學森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,、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榮譽院長錢永剛,神舟十三號,、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,,清華大學教授、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科學部主任岳騫,,中國科學院院士,、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翟婉明,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,、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,、美國斯坦福大學結(jié)構生物學系終身教授邁克爾·萊維特(美),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特聘研究員,、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統(tǒng)研究室主任江寧,,B站知識類UP主“芳斯塔芙”主創(chuàng)、2024年“百大UP主”唐騁分別登臺,,帶來7場沉浸式科學演講,。
“一個大有作為、成大器者,,都是把握社會和國家的脈搏,,把自己的命運和社會、國家的命運相結(jié)合的人,?!弊鳛槭孜坏桥_的嘉賓,錢永剛圍繞科學元勛錢學森一生中的幾次重要選擇,,回顧了錢學森“為民族復興選人生”的一生,。
聽說交通可以救國,錢學森便學了鐵道工程,;目睹日本飛機對中國的狂轟濫炸,,他決意改學航空;當中國要研發(fā)導彈,,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中國航天事業(yè)……正是像錢學森等一代代航天人以科學為筆,,以探索為墨,終于寫就了屬于中華民族的“天問答案”。
從十年“飛天”備戰(zhàn)期間的種種極限挑戰(zhàn),,到飛船發(fā)射時承載的巨大生理負荷,,到太空俯視地球的奇妙體驗,再到天宮課堂里的趣味實驗……成都籍航天員葉光富娓娓道來的講述里,,不但再現(xiàn)了載人航天的諸多幕后,,也再現(xiàn)了坐在石板上看飛機的少年成長為航天員的奮斗人生。
尤其讓現(xiàn)場觀眾驚喜的是,,葉光富還帶來了一張照片,,是從太空俯拍的成都。葉光富說,,不管是飛船視角里的故鄉(xiāng),,還是空間站上一抹中國紅,都是自己出征太空時最有力的動力來源,。葉光富也由此帶來自己的追夢寄語,,“星光不問趕路人,時光不負有心人,,只要堅持腳踏實地,,奮力拼搏,仰望星空的夢想,,一定能成為摘星星的現(xiàn)實,。”
對宇宙的探索,,不止發(fā)生在“天宮”,。在四川雅礱江錦屏河灣地下2400米處,藏著全世界埋深最深,、空間最大的深地實驗室——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,。以神秘的“暗物質(zhì)”為引,清華大學教授岳騫分享了他的團隊在這里開展的暗物質(zhì)探測的最前沿研究,。
在演講中,,岳騫不但生動地科普了何為暗物質(zhì)、如何尋找暗物質(zhì),,也回應了觀眾心中最大的疑問“為什么要花這么大力氣尋找宇宙暗物質(zhì),。”岳騫說,,尋找暗物質(zhì)的存在,,核心目的是希望突破人類認知邊界,進而才可能帶來顛覆性的創(chuàng)舉,。
科學不是高墻內(nèi)的密語,,而是每個人都能翻閱的智慧手冊。中科大博士畢業(yè)后,,“90后”博士唐騁成為了一名科普博主,,憑借有趣、有料的風格,,他迅速躋身年度“百大UP主”,。此次登上科學大講堂,他依然延續(xù)了一貫的“好玩”風格,,圍繞“科學精神”的話題,,輕松拆解歷史上的科學浪潮背后規(guī)律——本質(zhì)而言,科學都是“按需發(fā)展”“按需突破”“按需爆發(fā)”,,“以平常心看待科學,,就是最有科學精神的事?!?/span>
從自己最熟悉的化學和生物領域聊起,,結(jié)合自己的學習、科研經(jīng)歷,,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邁克爾·萊維特現(xiàn)場探討了人類永恒的一個追問:生命的奧秘,,到底還有多少未知。萊維特還特別提到,,“偉大的基礎科學往往由年輕人(30歲以下)完成”,,他也由此鼓勵青年學子和年輕的科研人們:世界要相信年輕人的力量,年輕人要相信自己的力量,。至于這份力量的源泉,,萊維特點出關鍵:科學探索的第一步,需要學會提出問題,。
科學的突破,,可能來自實驗室里的觀察,也可能來自生活中的追問,。40多年前,,求學路上四天三夜難熬的火車之旅,在翟婉明心里埋下一個愿望:中國的火車,,何時才能更快更平穩(wěn)舒適,?帶著這個追問,翟婉明扎根鐵路工程動力學領域,,參與中國鐵路6次大提速,,見證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、從跟跑到引領的發(fā)展歷程,。演講中,,翟婉明以自身科研經(jīng)歷寄語觀眾,“不要擔心邁向未知,科學最攝人心魄的魅力,,就在于它永遠在解構‘不可能’的定義,。”
讓人直呼“科幻”的,,不止發(fā)生在飛馳的鐵路上,。幾十年前,中學生江寧還只是一名《科幻世界》雜志的鐵粉,,幾十年后,,江寧成為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腦機接口領域的特聘研究員,從事了“最接近兒時科幻想象的工作”,,讓一些只存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照進現(xiàn)實:借助腦機接口技術,,江寧團隊不但讓華西醫(yī)院腦外科膠質(zhì)瘤切除手術居于世界第一,其研發(fā)的300毫秒超短延時的“魔笛”設備更將有望幫助偏癱患者的肢體動起來,。
未來是否還會有更多看似遙不可及的科學幻想從成都出發(fā),,轉(zhuǎn)化為改變世界的現(xiàn)實?
包括江寧在內(nèi)的嘉賓們,,無一例外對此都表達了最堅定的信心,。“成渝中線高鐵建成后,,中國最新一代高速列車,,有望以400公里時速在這條線上馳騁”,“為中風患者提供一套腦機接口設備,,也許可以就像今天安一顆假牙那么簡單,。”“成都‘錢學森班’的孩子們,,也許未來也會像錢學森一樣寫下新的中國記錄”……
這份信心,,不只是來自于對科學規(guī)律的篤定,也來自于城市有目共睹的奔跑速度,?!敖陙恚絹碓蕉嗟目萍既瞬抛哌M成都,,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走出成都,,每一份奔跑,都在講述同一個真理:只要堅持去突破,,再異想天開的場景,,都可能成為真實的生活日常?!?/span>
“問答”成都
提問未來,,點亮萬千科學夢想
科學大講堂,,這場因科學而聚的盛會,不僅是“中國科學的成都講臺”,,更是“科學殿堂的大眾之窗”,。
為了讓更多科技迷參與其中,嘉賓們還和全網(wǎng)網(wǎng)友,、成都中小學生進行了問答交流,。成都七中,、成都石室聯(lián)中,、成都外國語學校“錢學森班”,、成都市郫都一中“錢學森班”,、成華嘉祥學校、成都上東學校等學校的師生們紛紛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提問,,也得到了科學家的耐心解答,。
24日下午,成都部分學校的師生代表,、科技企業(yè)代表走進了“科學大講堂”,,面對面見到了此前“隔空對話”的科學大咖們。
成都市郫都一中黨委書記蔣春鵬專門帶上了學?!板X學森班”的孩子們,。作為四川省第一個“錢學森班”,蔣春鵬對孩子們寄予厚望:“繼承錢學森精神需要超越簡單的歷史追憶,,而應將其轉(zhuǎn)化為推動自身成長與國家發(fā)展的實踐動能,,簡單來說,新時代中學生應從以下維度踐行這一精神,,一是愛國情懷鑄就精神內(nèi)核,;二是創(chuàng)新思維突破認知邊界;三是科學態(tài)度錘煉核心素養(yǎng),;四是奉獻精神踐行責任擔當,,大格局才能有大作為。正如錢永剛教授所說,,要像錢學森那樣‘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民族事業(yè)’,。”
與此同時,,蔣春鵬表示,,作為教育人,也在科學大講堂中感受到了科技教育的重要意義所在,,“學校將堅持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和踐行科學家精神相結(jié)合,,努力做有品位的教育,,辦有品質(zhì)的學校,引領幸福卓越成長,?!?/span>
摘星星的榜樣回到了成都,追星星的孩子們也來了,。在葉光富演講結(jié)束后,,四川大學附屬中學航空實驗班、棠湖中學海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的160名“小雛鷹”,,集體起身向英雄航天員致敬,。棠湖中學海航班學生盧楊寧表示,聽完葉光富的演講,,自己心情又激動又感動,,“激動是因為現(xiàn)場近距離聽了航天偶像的分享,追星成功,!感動是聽到葉光富老師講到飛船上的五星紅旗時,,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,飛天不是我們個人的理想,,更是國家和民族的事業(yè),。未來我也會更加努力訓練,期待也能成為中國逐夢蒼穹的一員,?!?/span>
樹德實驗中學(東區(qū))教師劉詩盈表示,嘉賓們帶著前沿的科學成果與生動的探索故事走進科學大講堂,,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,,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勇于質(zhì)疑、敢于探索的科學種子,?!盀楹⒆觽兇蜷_了一扇望向科學世界的窗,也為學??萍冀逃龓砹诵蚂`感,。”劉詩盈說,,今后學校也會繼續(xù)加強多元化科技教育活動,,讓更多的科學種子在校園里生根發(fā)芽。
在科學大講堂正式開講前,,成都市龍泉驛區(qū)上東學校六年級(3)班的舒梓州和同學們就向翟婉明院士提出了“自己設計的小火車為何會脫軌”的問題,,并得到了耐心詳細的解答?!敖裉飕F(xiàn)場聽了翟院士的分享,,一是佩服他的經(jīng)歷,,二是非常為中國科技驕傲?!笔骅髦菡f,,自己接下來會繼續(xù)研究自己的小火車,并且期待能再有機會向翟院士請教,。
熱情的成都企業(yè)和成都中小學師生們,,還向嘉賓們發(fā)起了進一步的邀請,“很期待大咖們未來有機會走進成都的企業(yè)和學校,,為大家提供更前沿的指導和分享,,點亮更多科學夢想?!?/span>
對此,,嘉賓們紛紛予以了積極回應。
清華大學教授,、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科學部主任岳騫表示,科學教育是建設科技強國,、實現(xiàn)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、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。做好科學教育,,中小學生是關鍵,。“科學大講堂帶來的最前沿科技成果,,不但是最生動的科學教材,,也是最好的科學啟蒙。期待科學大講堂能讓更多的科學種子長成未來中國科技的棟梁,?!?/span>
錢學森之子錢永剛也表示,“科學大講堂,,講的是科學故事,,傳遞的是科學精神。這就像是培育種子的一束光,、一滴水,,有了這份來自科學的啟智潤心,一定會有更多的科技人才,、科技成果,,從成都出發(fā),走向未來科技的更前沿,?!?/span>
-END-
來源丨成都發(fā)布